分享者/台北 歐歐老師
❚ 緣由:讓節日成為孩子付出的小契機
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意義,而聖誕節對我來說,是滿滿祝福的季節。
但祝福不只是心中的祈願,更是能「實際做出來」的行動。
因此,去年我帶著孩子們規劃了一連串聖誕活動──
像是「聖誕降臨曆」、「心願卡聖誕樹」、「小天使小主人」等等。
希望透過一個個小任務,讓孩子在節慶中學習付出與關懷。
❚ 活動前:認識「降臨曆」的精神
活動開始前,我先和孩子們介紹「降臨曆」的由來。
在國外,降臨曆常常放的是玩具、小點心或香水等驚喜禮物。
但既然我們的活動主軸是「關懷」與「行動」,
那麼內容物當然要更有意義、也更能讓孩子體會「給予」的重要!
❚ 方法說明:一張吊牌 ➜ 一天小任務
首先,我發給每位孩子一張傻笑鱷魚吊牌,
然後將全班 25 位孩子分別配上 12/1~12/25 的日期。
剛好一人一天的任務!
如果班級人數更多,其實延伸到 12/31 也是很棒的做法,
讓整個 12 月都成為「祝福月」。
接著,請孩子們在吊牌空白處寫上日期、畫上可愛的聖誕插圖。
孩子們都非常用心彩繪,小小一張吊牌瞬間變成繽紛又有儀式感的作品。
最後,我把任務單貼在吊牌背面,
再一起佈置成一棵大型的「降臨曆聖誕樹」——
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班級佈置的一部分,
每張臉都亮得像燈泡一樣開心!
❚ 活動過程:每天一個孩子,把善意做出來
最期待的時刻到了!
從 12 月 1 日開始,每天會抽出一位孩子執行當天的任務。
別擔心,任務都很簡單,但足以讓孩子用行動溫暖班級,例如:
-
說一則笑話讓大家開心
-
撿 10 張垃圾,讓校園更乾淨
-
主動幫助同學三件事
-
給朋友一句鼓勵的小語
-
幫老師做一件貼心小事
這些任務既不困難,也能讓孩子立刻感受到「我做得到!」
還有孩子執行「撿 10 張垃圾」時問我:
「老師,10 張太少了,可以多撿嗎?」
孩子啊,你真是太棒了!老師當然說好。
每位孩子完成任務後也會得到一份小點心,
雖然是小小的禮物,但孩子們都樂於付出、樂於參與——
而這不正是我們最期待看到的改變嗎?
❚ 想跟你互動一下 💬
如果是你來帶班級聖誕活動,你會想加入哪一項暖心任務呢?
歡迎留言告訴我,我很想聽聽你的點子!🎄✨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