✎ 佈告欄不只是牆面,更是交流的舞台


分享者/姿秀老師

編/小秘老師


開學時,我們常常把「教室佈置」視為美化環境的一部分,但其實它更能成為師生交流與互動的場域。這學期的佈置或許還不算完美,但無論是期初、期中還是期末,都可以讓空間有新的變化,帶來不一樣的氛圍。

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「教室佈置—佈告欄」



三大區域設計,讓佈告欄更有生命力

  1. 作品分享區
    孩子們的作品不該只是被收進抽屜,而是能被看見、被欣賞。透過作品牆,他們的努力有了舞台,也會更有動力持續挑戰自己。

  2. 班級公約區
    我們的班級口號是:
    「努力,才會成功;堅持,才會迎來機會。」
    這不只是文字,而是一種每天提醒、彼此鼓勵的力量。當孩子抬頭看到牆上的公約,便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方向。

  3. 獎勵地圖區:臺灣大富翁
    把獎勵制度結合「臺灣地圖大富翁」,讓孩子們能在地圖上「前進」,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。這樣的設計,不僅讓目標具象化,也讓班級經營更有趣。

在這三大區域中,我還運用了可愛的 傻笑鱷魚 插圖。牠不僅替空間增添童趣,更能在活動中自然融入品格教育與閱讀推廣,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正向學習的態度。



期初 vs 期末佈告欄對比

在同一面佈告欄上,隨著時間推移,孩子們的努力逐漸累積。透過對比,可以清楚感受到班級的成長。

期初佈告欄

✨ 特色亮點:

  • 三大區域架構初步建立,作品分享區留白,準備迎接孩子們的創作。

  • 班級公約和目標已經貼上,幫助學生進入學習氛圍。

  • 整體感覺清新簡潔,帶有期待感。





期末佈告欄

✨ 特色亮點:

  • 作品牆貼滿孩子的創作,色彩繽紛、充滿活力。

  • 獎勵地圖已經前進,孩子看見自己的努力成果。

  • 整體佈告欄更完整,展現出班級在這學期的故事與收穫。



從「期初的簡單規劃」到「期末的豐富成果」,這面佈告欄不只是牆面裝飾,而是陪伴孩子們學習、努力與歡笑的紀錄。



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法

在佈置時,最大的挑戰就是——「傻笑鱷魚的每一張圖都好可愛,都很想貼上去!」
但版面有限,需要取捨,這次沒用到的海報待下學期再更換,這樣孩子們在不同時間回到佈告欄前,依然能有新鮮感與驚喜。

「孩子的笑容,就是我們佈置最美的回饋。」
當我們用心去營造一個溫暖又有目標感的學習空間,孩子會用笑容與熱情回報我們。



一起來交流吧!

👉 親愛的老師們,
你們在佈置佈告欄時有什麼巧思或挑戰嗎?
是否也有其他的好點子呢?

誠摯邀請大家在留言區分享心得,甚至放上照片,一起交流彼此的創意! 




產品推成出新快速,請以下面商城現有品項為主👇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