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者/雅慧老師
編/小秘老師
學期末,我和孩子們一起完成了三張充滿愛與感謝的大卡片。看似簡單的活動,卻成了我們班最珍貴的回憶。
三張大卡片的故事
-
送給音樂老師的卡片
這是她在我們學校任教的最後一學期,孩子們寫下的感謝與祝福,讓她在離別時忍不住落淚。那一刻,我們深深感受到文字的力量。 -
送給曾教過我們的老師
因為縣內調動回到家鄉,他意外收到孩子們的祝福卡片時,驚喜與感動全寫在臉上。對她而言,這是最暖心的肯定。 -
送給陪伴四年的校長
學生們用字句表達敬意與道別,讓校長帶著滿滿祝福踏上新的旅程。
這三張卡片,不只是道別的象徵,更是「感謝」的具體展現。
過程中的小挑戰
孩子們剛開始寫卡片時,常常卡在「要寫什麼」或「國字怎麼寫」的困境。
解決方法很簡單:先給予明確的引導與方向,讓孩子想一想「老師做過什麼讓我覺得溫暖?」再把心裡的畫面寫下來。結果發現,他們的文字單純卻真摯,足以打動人心。
在離別時,不要只是揮手說再見,帶著學生一起把心意寫下來,用卡片傳遞真誠的感謝與祝福。這不只是送禮,而是一種學習——學會表達情感,學會珍惜彼此。
孩子與家長的反應
我觀察到,孩子們在寫感謝小卡時,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師長曾經的付出。那一筆一劃,帶著真心,完全不需要修飾。家長看到後,也覺得孩子透過卡片更懂得「表達感恩」,這份成長,比任何禮物都珍貴。
卡片的價值,不只在節日
很多人會把「卡片」跟「教師節」、「畢業典禮」綁在一起,其實,它的價值在於任何時刻都能使用:
-
期末時給孩子一句鼓勵。
-
學期中寫給同儕的打氣小卡。
-
日常裡對同事的一張暖心小紙條。
👉 一張卡片,就能讓收到的人感到「被理解、被記得、被重視」。
給讀者的小互動
📌 你覺得孩子們在學校裡最需要被鼓勵的時刻是什麼?
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,讓我們一起把「卡片文化」變成生活中的溫暖日常。
產品推成出新快速,請以下面商城現有品項為主👇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