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自己的小書,解鎖學習新玩法
分享者/林雅婷老師 編輯/小編老師 編: 照片裡的小書看起來很繽紛童趣,能請老師和我們分享這項活動的設計理念嗎? 雅婷老師: 我是自然科任老師,這本「自然小書」是孩子們一學期來學習自然科的總結,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,幫助他們回顧所學,並且運用自己的語言與圖畫來表達知識。相比單純的測驗或筆記,小書的創作過程更有參與感,讓孩子能夠主動整理與內化知識,提升他們的後設認知能力。 . 編: 從孩子們的作品來看,他們不僅書寫了學習內容,還搭配了插圖與創意設計,這樣的呈現方式是老師有特別指導嗎? 雅婷老師: 我鼓勵孩子們用文字和圖像來記錄學習內容,這樣不僅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,也能幫助他們加深印象。 例如,有些孩子畫出植物的生長過程,搭配自己的理解來描述;有的孩子則用對話框、漫畫等方式來表達概念。這樣的創作方式能讓每個孩子依照自己的學習風格,發揮創意並更有效地整理知識。 . 編: 您希望孩子們除了能夠回顧一學期的學習外,還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呢? 雅婷老師: 除了鞏固自然科的學習內容,我更希望孩子們能發展出自主學習與表達能力。透過創作小書,他們必須思考如何有條理地組織資訊,並用自己的方式呈現。此外,當孩子完成一本屬於自己的小書時,他們會有很強的成就感,這也能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,讓他們更願意主動探索與學習。 . 編: 在學生學習的回饋方面,您有觀察到什麼特別的收穫嗎? 雅婷老師: 我發現孩子們對這樣的活動都很有興趣,甚至會主動分享自己的作品。他們會拿著小書彼此交流,看看同學怎麼設計、怎麼表達,這不僅提升了學習動機,也促進了同儕間的學習。 .